一、赏花旅游整体发展态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赏花旅游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赏花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繁荣。
二、赏花旅游目的地分析
(一)传统热门赏花地热度依旧
武汉大学、无锡鼋头渚等传统热门赏花地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武汉大学的樱花美景闻名遐迩,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无锡鼋头渚的樱花谷占地广阔,种植了数万株樱花,品种丰富,成为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
(二)新兴小众赏花地崛起
柳州、平坝樱花园等新兴小众赏花地在今年的赏花季中崭露头角。柳州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浪漫的洋紫荆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平坝樱花园占地2.4万余亩,拥有70万株樱花,规模宏大,成为游客们赏花的好去处。
三、赏花旅游活动形式创新
各地在赏花季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西安的“唐樱十二时辰”活动将赏花与唐朝文化深度融合,游客们可以身着唐装,在樱花树下参与各种唐朝传统活动;福州推出的“樱花鱼丸专线”则将美食与赏花巧妙结合,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还能品尝到福州的特色美食。
四、赏花旅游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景区服务质量问题
部分游客反映景区设施不完善,如休息座椅不足、卫生间清洁不及时、垃圾桶数量不够等;人员服务差也是游客投诉的重点内容,一些景区工作人员态度冷漠,对游客的询问不理不睬。
(二)黄牛倒票与价格乱象
黄牛倒票现象在赏花季较为严重,一些热门赏花景区门票常常一票难求,黄牛趁机倒票,抬高门票价格;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等产品也存在价格乱象,价格普遍偏高。
五、赏花旅游舆情情感分析
(一)正面情感表达
网民对各平台表达了大量对赏花季的正面情感,许多人对赏花季的美景赞不绝口,对各地举办的赏花季文旅活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负面情感聚焦
负面情感主要集中在景区管理和游客体验方面,如景区服务质量投诉较多,黄牛倒票和价格乱象也引发了游客的不满。
六、赏花旅游舆情传播特征
(一)传播平台特点
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赏花季舆情传播的重要阵地;微博以话题讨论为核心,具有强大的话题热度聚集能力;公众号则以深度内容和专业视角见长。
(二)传播时间节点规律
舆情热度在一天内晚上7点至10点达到高峰,一周内周末的舆情热度明显高于工作日。
七、赏花旅游发展建议
(一)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休息座椅、卫生间、垃圾桶等设施的数量,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清洁卫生;加强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
(二)创新文旅活动形式
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将赏花与文化、美食、体育等元素相结合,举办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文旅活动。
(三)加强舆情监测与应对
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体系,实时关注各平台上关于赏花季的舆情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对于负面舆情,要积极主动地回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四)规范市场秩序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文旅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黄牛倒票行为,维护正常的票务市场秩序;加强对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价格监管,防止价格乱象的出现。
(五)挖掘文化内涵
在赏花旅游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增强赏花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