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虽然呈现一片生机勃勃之象,但是由于经营体制受限制、缺乏相关人才等综合原因,目前总体上大致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结合部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其开发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前期调研不够。
有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是自说自话,直到产品投入市场,观众才知道是何物;或者是未能够充分调研市场需求,也满足不了观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第二,文创产品缺乏博物馆特色,产品雷同,缺乏创意。
诸如文化衫、U盘、书签、纸扇、明信片等产品在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名头出现,可以说只是换了一个外包装的产品,其文化附加值不大,不能体现一个博物馆的精神内涵,也会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第三,产品结构的不合理。
有些博物馆在研发产品前,对整体的产品架构没有规划,产品缺乏多样性,产品和产品之间缺乏联系、难以形成系列。
第四,经费紧张,经验缺乏,政策不完善。
如今,博物馆大多是免费开放,经费来源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每年的经费一般只够维持日常运营,开发文创产品明显资金匮乏。在日常运营中,博物馆与市场接触机会较少,致缺乏文创产品营销经验。
第五,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格偏高。
对于大多人而言,功能相同的物件,只是打上了文创产品的名头,价格就贵了甚至是数倍。再在价格这一点上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博物馆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馆藏资源总量和展览设计上,文创产品幵发能力也是影响其地位的一大因素。文创要体现“创”,尤其是“首创”、“再创新”, 凸显博物馆自身特点,塑造新颖、创新的形象。
1.立足于馆藏资源,寻求展现自身特色的创意
馆藏藏品是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强力后援库,是创意灵感的萌生的肥沃土壤。立足于本馆资源,开发既具有实用性,又兼备审美性的创意型产品。如吉林省博物院设计开发的双陆棋调料盒,就是立足于藏品研究开发的一种比较贴近群众生活的产品。
2.与时代接轨,产品设计要与时俱进
将博物馆的文创设计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使文创产品也具有时尚感,如餐饮集团将咖啡与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纹饰图案相结合,制作出了具有国博特色的拉花咖啡;在“月球样品001号·见证中国飞天梦”展览期间,以国博所藏的“月宫铜镜”为图案元素推出了“嫦娥奔月”主题拉花咖啡。近日,沈阳故宫文创产品继“文物”雪糕和“神兽”巧克力之后,又添新成员——文化元素主题咖啡馆“莊啡”。莊啡位于沈阳故宫斯文门外、轿马场内,游客朋友无需购票“进宫”,即可到咖啡馆内享用咖啡,感受沈阳故宫的历史与文化。作为一家咖啡馆,饮品自然才是重点。莊啡首期推出四款特色饮品:莊啡拿铁、政殿之宝、永福可心、盛京宫阙,均为莊啡产品研发团队研制,将满族特色甜食、沈阳特产与时下年轻人喜爱的口味相结合。不仅口味别具特色,造型也是别出心裁。例如饮品“政殿之宝”中,椰子果冻被设计成大政殿造型,倒入咖啡搅拌后会呈现春意盎然的色彩,极具视觉观赏性。同时,消费者购买饮品将会获赠“贴纸”或“好运带”。好运带,寓意着“带好运”,设计灵感来自飞机行李托运带,寓意将好运带到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贴纸上也集合了“凤凰晓日”墙画、莊啡logo、沈阳故宫logo等元素。此次沈阳故宫跨界开咖啡馆,希望优化游客对文创产品的购物体验,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了解沈阳故宫的文化,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无极之美。
3.借助会议、展览或馆际合作互通有无,实现创意最大化
4.大数据洞察,按照消费群体开发不同的文创产品
任何一个消费群体的市场范围都是局部的,博物馆也是一样。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运营要根据自己的服务范围确定消费群体,选定目标消费群体,想其所想,做其想做,是博物馆经营的明智之举。“要知道观众心目中他真正认可的文物,也许在博物馆评判标准来说,连三级文物的定级标准都达不到。”苏州博物馆文创部负责人蒋菡分享了自己在文创产品开发的“小技巧”——“除了微博和问卷,我们馆里也会有AR或者讲解设备,看一下后台数据哪一个点开率是最高的。馆里的一些参观数据,可以捕捉到观众在哪个空间、哪件文物前停留最久。其实这些数据都是很重要的。”
5、在传统文创产品设计中加入科技力量
国博语音棒棒糖是依托科技完成了传统文创产品更新换代,将30款国博馆藏文物制作成浅显易懂的线上语音讲解,在传统的棒棒糖中加入骨传导芯片,让游客能够边吃糖边享受味觉与听觉融合在一起的交互式体验;星空月饼将国博馆藏“天文图”碑拓片以现代手法镂空设计,让星空轨道跃然呈现在月饼盒的盒盖。
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要投入市场销售的,为博物馆增加经济效益,在销售中也可以运用一些手段推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运行销售。
1.多渠道的产品销售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场地多在博物馆内,有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之称,因此其销售量受到参观数量的影响。在网络、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开设博物馆文创产品网店,与购物网站合作;在火车站或飞机场设置博物馆文创产品店,展现城市的文化风采;南阳博物馆首创的“博物馆商店联盟”运营模式。
2018年初,山西博物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主办的“等观”空间正式对外开放,该空间以 “博物、艺术、生活”主旨,以“教育、审美、分享”为目标,尝试营造“传统精神、现代气息”的氛围。依靠艺术作品、场景展示、生活体验、学术讲座等方式,为观众创造“五感体验”,让观众感受“博物等观”的生活气息。
2.利用媒体的宣传
3.博物馆开展活动,举办展销会
博物馆文创事业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尚未走出传统机制的保守模式。要蓬勃发展就要面对问题,解决障碍。
第一,为博物馆从事经营活动制定政策保障。
目前,我国国有博物馆为事业单位,而对于事业单位必要的经营活动如何界定,却没有明确定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与质疑。因此,限制了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第二,制定相应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管理与激励机制。
虽有出台关于文化产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等,但没有专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政策、法规。这让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第三,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资金的缺乏使得产品的研究不能尽善尽美,也会导致研究链的中断。非博物馆文创专业人才设计的产品常常只具其形,不具其神。在两者兼备的条件下,开发出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才能最大限度的汇聚形神。
第四,加强博物馆的自主开发。
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发展的必要环节,是展现博物馆精神面貌、体现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方面之一。其关键在于创新,体现博物馆特色,积极发展博物馆文创,采取正当合理运营手段推广博物馆文创产品,扩大其影响力,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文化注入新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博雅方略,梦乡地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