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旅游市场迎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火爆开局,尤其是春节期间,旅游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各大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游、出入境游全面增长,彰显出旅游市场的强劲增长态势。
热门目的地预订情况十分火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哈尔滨、成都、杭州等热门旅游城市依旧吸引着大量游客。与此同时,一些小众目的地也迎来了高光时刻,泉州、潮州、自贡、大同、兴义等城市因 “年味游” 热度飙升,从预订订单来看,铜陵、黄山、大同、景德镇、漳州等地增长明显,同比去年增长约 4 倍。
亲子游和家庭游成为春节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预计在 2025 年春节出游的游客中,亲子家庭的占比将增至 49%,订单量相较于 2024 年同期增长 75% 。一家人一同出游,享受温馨的假期时光,对旅游产品的品质和体验也有了更高要求。
出入境游同样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春节期间,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包括日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港澳、日韩、东南亚等短途出境线路销售火爆。香港的机票酒店均价较去年春节下降 1 - 2 成,预订订单量却增长约 73%。而在入境游方面,订单同比增长 203%,主要客源地国家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英国、俄罗斯、越南等。外国游客热衷的国内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哈尔滨、成都、厦门、珠海、重庆、杭州等地。
结合去年旅游行业发展情况、市场需求,预测2025六大行业风口。
情绪旅游的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携程网发布的《2024 年中国旅游趋势报告》中提到,有 75% 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参加至少一次以情绪调节为目的的旅行 。情绪旅游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新动力之一。人们对休闲度假式的 “慢充式旅游” 需求增加,更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情绪旅游应运而生。它是以情感为导向,以让人们在旅途中获得心灵慰藉和情感释放为目的的旅行模式 。情绪旅游的兴起,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提升密切相关。
(二)她旅游:女性撑起旅游半边天
据抖音、小红书数据,2024 年女性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总消费的65% 以上,且仍在逐年递增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女性消费者的文旅消费意愿显著高于男性,且消费频次相对更高,她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女性在旅游消费上展现出了诸多独特的特点。她们更加注重旅行的品质和体验,愿意为舒适的住宿环境、精致的餐饮以及个性化的服务支付更高的费用。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女性往往倾向于具有浪漫氛围、文化底蕴深厚或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
此外,女性在旅游过程中还十分注重社交分享。她们会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在社交媒体上记录并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与朋友、家人以及网友们互动交流。这不仅满足了她们自身的社交需求,同时也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女性加入到旅游的行列中来。
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持续转变,“她旅游” 市场的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
(三)低空旅游:开启上帝视角的奇妙之旅
2024是低空经济发展元年,第一次列入政府报告。2025国办2号文《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研究制定低空飞行旅游产品有关管理规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打造多样化、差异化低空飞行旅游产品。
从发展趋势来看,低空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低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新型直升机的设计更加注重乘客的乘坐体验,噪音更小,视野更开阔;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也在不断创新低空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空中观光项目,还推出了低空跳伞、低空摄影等特色体验项目,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冰雪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正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体验,将 “冷资源” 转化为 “热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
从发展趋势来看,冰雪旅游呈现多元化和深度体验化的特点。一方面,旅游产品不断创新,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冰雪景观设计,如吉林市打造 “冰雪乌拉城” 主题冰雪大世界,复刻吉林历史元素;另一方面,“冰雪 +” 跨界融合产品不断涌现,如 “冰雪 + 摄影”“冰雪 + 音乐” 等,让冰雪文化焕发新活力.
政策支持也为冰雪旅游的发展助力良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意见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积极响应,出台重点任务清单,从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消费等 7 个方面明确 25 项重点任务,还要求将冰雪经济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冰雪人才培养和引进等.
国家对研学旅游给予了大力支持。教育部等 11 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为研学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指导方向,推动了研学旅游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2024年我国在校中小学生群体高达 1.85 亿人,其中小学生 1.07 亿,中学生 7800 万人。
我国中小学生研学市场规模达 1057.77 亿元,小学生市场规模约 609.09 亿元,中学生 448.68 亿元。2023 年研学旅游行业出游人次中,小学生为 19017.4 万人次,初中生为 6711.92 万人次。
在发展趋势方面,研学旅游正朝着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一方面,研学旅游机构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与专业的教育团队合作,确保研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游玩中真正有所收获。研学旅游的目的地和主题也日益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科技馆、博物馆等,现在还拓展到了生态保护区、现代化企业工厂、特色乡村等地,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科技创新、劳动实践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
在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反向旅游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众多游客追求独特体验的新选择。
反向旅游,简单来说,就是游客避开传统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转而选择那些小众、冷门的地方去探索。这种旅游方式与以往追求热门景点的潮流截然不同,它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从市场规模来看,虽然目前反向旅游尚未占据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增长趋势明显。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一些小众旅游目的地通过游客的分享走进了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尝试这种旅游方式,使得反向旅游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年中,选择反向旅游的游客数量逐年递增,尤其受到年轻一代游客的喜爱。
在发展趋势上,反向旅游正朝着更加个性化、深度化的方向发展。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游览,而是渴望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他们会在小众目的地停留更长时间,与当地居民交流,参与当地的传统活动,感受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同时,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一些原本交通不便、接待能力有限的小众地方也逐渐具备了接待游客的条件,为反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2025 年,低空旅游、情绪旅游、她旅游、反向旅游、冰雪旅游、研学旅游等众多新兴旅游模式百花齐放 。这些旅游新风口的出现,反映了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也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时代发展,未来旅游行业将更加注重游客体验,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在科技助力下,旅游将更加便捷、智能,如虚拟旅游、智能导游等技术将为游客提供全新体验。同时,旅游与文化、教育、体育等产业的融合也将不断深化,创造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旅游新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