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鲁迅夹烟墙遭投诉事件思考:景区如何守好文化自信的根基
2025-08-28 14 返回列表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那面承载着文化记忆的鲁迅夹烟墙画,因控烟志愿者孙女士的投诉陷入舆论漩涡。这一存在了 22 年的标志性景观,突然被置于 "引导室外吸烟"" 误导青少年 " 的道德审判台。
图片
01
网络闹剧始末
绍兴鲁迅纪念馆那面挂了 22 年的鲁迅夹烟打卡墙,突然被一位控烟志愿者孙女士推上热搜时,我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到了 “鸡蛋里挑骨头” 的荒诞剧场。这位孙女士言之凿凿,说鲁迅原照是在家抽烟,纪念馆把画放室外就是 “引导户外吸烟”,要求立马换掉。可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该明白,鲁迅夹烟的形象,早不是简单的 “吸烟动作”,那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文化符号 —— 是他深夜伏案写作时,用烟蒂点燃思想火花的剪影;是他以笔为刀解剖国民性时,眉头紧锁的沉思瞬间;更是一个时代批判者 “于无声处听惊雷” 的精神图腾。
图片
22 年里,无数游客在这面墙前驻足,不是为了模仿吸烟,而是想和这位 “横眉冷对千夫指” 的文人隔空对话,感受那份穿透百年的家国情怀。可如今,有人却拿着 “现代健康标准” 的放大镜,硬生生把历史人物的经典形象,塞进了非黑即白的 “道德模具” 里。这哪是控烟?分明是借着 “公共健康” 的幌子,搞历史虚无主义的把戏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按照孙女士这 “神逻辑”,咱们怕是要把整个文化家底都折腾个底朝天。
伟人的夹烟历史照片得从课本里抠掉,李白 “举杯邀明月” 的诗句得打上 “宣扬酗酒” 的标签,岳庙里岳飞握刀的雕像得被反战人士投诉 “宣扬暴力”,就连孔庙里孔子佩剑的形象,都得被扣上 “展示管制刀具” 的帽子。照这么算,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全得下架,毕竟 “涉嫌暴力”;古人喝茶的画作也得藏起来,万一有人说 “引导过量饮茶” 呢?
这种把历史切割得支离破碎,只顾着拿当下标准苛责过去的行为,说轻点是认知错位、因噎废食,说重点就是典型的 “又蠢又坏”—— 蠢在看不到历史的厚重,坏在想用 “伪正确” 搅乱大众的文化认知。
02
事件思考
互联网时代,这种 “小题大做” 的争议背后,藏着更值得警惕的暗流。咱们的景区,可不是简单的 “打卡拍照地”,那是国家文化宣传的窗口,是传递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从故宫的红墙黄瓦到敦煌的飞天壁画,从鲁迅纪念馆的文人风骨到革命老区的红色遗址,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精神
可总有那么些别有用心的人,要么是为了流量博眼球,要么是受了敌对势力的挑唆,专门盯着这些文化符号断章取义、恶意抹黑
图片
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 —— 英烈刘国鋕,即便因叛徒出卖身陷囹圄,面对特务 “交组织、登报脱党即可获释” 的威逼利诱,仍以 “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死;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的铮铮誓言,将忠诚与气节刻进骨髓!他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身后竟无近亲属存世,可百年之后,一群别有用心的自媒体博主却丧尽天良,在互联网平台长期发布不实视频,将烈士的肖像照恶意嫁接到军统特务等历史负面人物身上,部分视频播放量更是高达 14 万次!这是对英烈的亵渎,是对历史的践踏!若英灵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用生命守护的信仰、用热血浇灌的奋斗成果,被这群宵小之辈肆意糟蹋,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怒火中烧;还有人盯着传统文化里的民俗活动,鸡蛋里挑骨头,说这是 “封建糟粕”,想借机消解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这些人啊,不怕他们蠢,就怕他们又蠢又坏 —— 自己拎不清历史的轻重,还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当枪使,拿着 “伪正义” 的幌子,对着咱们的文化根脉乱砍乱伐。
就说鲁迅这事儿,幸好网友们眼睛亮,没惯着这种荒唐论调,舆论一边倒地支持保留墙画。可这也给咱们的景区提了个醒:不是每次争议都能靠 “网友清醒” 过关。很多小众景区、非知名文化遗址,一旦被人恶意带节奏,大众不了解背景,很容易就被误导,到时候不仅景区声誉受损,连带着背后的文化价值也会被曲解。
03
景区怎么做?
那景区该怎么破局?绝不能当 “沉默的旁观者”,得主动站出来,守好文化自信的窗口。
首先,得有 “硬气” 的立场,更得有 “接地气” 的表达。面对恶意投诉或抹黑,别光说 “我们尊重历史”,要把历史讲透、讲活。比如鲁迅纪念馆,完全可以在墙画旁加块 “走心” 的说明牌:“先生抽烟,是那个时代文人思考的印记,我们纪念他,是敬他以笔为剑的勇气,而非模仿生活习惯;如今我们倡导健康生活,但更要守护历史的真实。” 再配上鲁迅 “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诗句,既回应了健康诉求,又传递了文化内核,大众自然能看懂、能共情。
图片
其次,得建个 “舆情防火墙”,更要织张 “文化守护网”。景区可以联合历史学者、文化博主,提前梳理自家的文化符号,比如哪些景观容易被误解、哪些历史细节可能被抹黑,主动制作科普短视频、图文内容,在官网、社交媒体上 “前置科普”。
就像故宫会提前解读 “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大众了解文物的价值,即便有人想抹黑,也没人会信。同时,也可以招募 “文化守护志愿者”,游客里有不少懂历史、爱文化的人,让他们帮忙引导舆论、科普知识,比景区单打独斗管用多了。
最后,面对 “又蠢又坏” 的抹黑,该反击就得反击,别客气。
要是遇到故意断章取义、恶意炒作的,景区可以联合文旅部门、网信部门,拿出历史依据、法律依据,公开驳斥谣言,让那些想靠抹黑文化博流量的人,不仅没好处,还得付出代价。像我之前举的英烈刘国鋕的例子,拿起法律的武器,让肆意的自媒体造谣成本变为其生命不可承受之痛
咱们的文化,从来不是任人揉捏的 “软柿子”;咱们的景区,也不该是被动挨打的 “靶子”。
鲁迅夹烟墙的争议,与其说是一场 “控烟之争”,不如说是一次 “文化保卫战”。它提醒我们:文化自信不是喊出来的,是靠每一处景区、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甚至每一个普通大众,用心守护、主动传递出来的。别让那些 “伪正确” 的杂音,盖过历史的回响;更别让敌对势力的抹黑,断了咱们的文化根脉。毕竟,当我们站在鲁迅夹烟墙前,看到的不是一支烟,而是一个民族永不褪色的精神脊梁 —— 这,才是景区该给大众的 “文化答案”。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