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发展思考
2025-10-10 29 返回列表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通过分析相关政策背景及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的意义,从爱国教育、认同教育、感恩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功能路径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融入策略,旨在为推动红色资源在旅游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以引导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
wechat_2025-10-10_082605_171
01
引言
2023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有序发展红色旅游,保护、管理和运用好红色资源。2023 年 8 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以 “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 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精神、意志的凝练与总结,将其融入旅游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2
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强化政治引领
青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不良影响。红色资源蕴含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将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与旅游活动相融合,学校可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空间。让青年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光辉历史,切身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深刻领悟红色资源内涵和价值,从而树立主流价值观,激发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二)陶冶道德情操
思政教育是培养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蕴含着爱国守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优秀道德品质。将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发挥课程思政的浸润作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年的道德素养。青年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体会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强化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可将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品质植根于青年内心,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03
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红色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 20 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红色旅游的兴起,为地方经济和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二)红色旅游形式逐渐多样化
红色旅游逐渐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体验式、互动式旅游转变,旅游产品更加多样。例如,一些红色旅游景区推出红色演艺、红色文创、红色研学等新产品,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红色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化的红色博物馆、元宇宙场景等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红色旅游在不断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交通便利性不足,餐饮和住宿条件有待改善,理论知识教育环节不够完善,优质红色旅游商品开发不足,营销推广力度不够等。此外,一些地区整体开发规划意识不强,存在红色资源重复建设的情况,区域间协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04
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爱国教育功能路径
注重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红色旅游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 “大思政课”,进行红色精神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强化青年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打造网络虚拟 3D 红色景点,助力智慧景区建设,开展数字化宣传活动。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青年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战争时期的场景,增强感官体验,同时展示中国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让青年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深化校地合作模式,创新文化传播载体。学校与红色旅游景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践项目,着力培养青年爱国情怀,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二)认同教育功能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商业平台,打造多元化传播矩阵。例如,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红色故事、革命精神等内容,吸引青年的关注和参与。
打造一批以红色精神、革命精神、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专题旅游网站,整合话语传播载体,保持红色文化资源底色。网站内容可以包括红色景点介绍、历史故事、精神解读等,为青年提供一个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平台。
通过线下景区、线上新媒体释放更多红色能量,增强青年对历史、社会等的认同。例如,在景区开展主题活动,邀请青年参与,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互动活动,让青年在参与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情感归属。
(三)感恩教育功能路径
通过绘画、音乐、电影、戏剧、电视剧、短视频等,丰富事件遗存形式,在融媒体平台发布,形成丰富多元的红色故事留存形态。例如,制作红色主题的微电影、短视频等,通过网络平台传播,让青年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红色故事。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真人真事作为原型,提炼其红色精神,适当进行艺术加工,塑造个性鲜明、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让青年更好地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鼓励学校与红色旅游景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等开展密切合作,收集民间流传下来的红色故事,以新媒体形式进行再改编,用生活化、故事性强的叙事逻辑将英雄事迹讲述出来。同时,通过 “青年红色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阐述红色精神,让青年在讲述和倾听中增强感恩之情。
(四)环境教育功能路径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旅游带动红色文化旅游地环境保护,设计绿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兼顾山水草木等重点区域,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例如,在红色旅游景区推广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措施,引导游客树立环保意识。
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红色文化旅游地的环境。
通过开展自主性、个性化、目的性的专题旅游,宣传生态环保做法。例如,组织青年开展环保主题的红色旅游活动,让他们在旅游中了解生态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05
结论
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引导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化政治引领、陶冶道德情操,以及从爱国教育、认同教育、感恩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功能路径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融入策略,可以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等,以推动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