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关于《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解读​
2025-04-15 16 返回列表
微信截图_20250415082124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举措在户外运动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该《通知》紧扣到 2030 年建设 100 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今天从申报途径、方案编制要求以及称号含金量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申报路径
  1. 1.地市谋划是起点:有积极性的地级市(州、盟)或省直管县人民政府作为建设主体,深入挖掘本地优质特色户外运动资源,像东北的冰雪资源、西南的山地资源、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等。突出本地优势户外运动项目,比如吉林的滑雪、广西的攀岩等。合理确定建设范围,原则上不跨地市级行政区域,以便于统筹管理。同时,精心组织编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方案。
  1. 2.省内推荐严把关:省级人民政府发挥指导作用,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体育行政部门会同多部门开展推荐工作。综合考量各地资源、基础、发展潜力等因素,在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优中选优确定推荐名单,确保推荐的地区具备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实力与潜力。
  1. 3.国家复核保质量: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多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联审各地提交的材料,并进行部门联合评议。从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发展规划的可行性等多维度审查,最终确定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名单,保障入选地区的高质量水平。
  1. 4.建设实施重落实:纳入建设名单的地区,地市级人民政府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明确总体和分年度建设目标,在土地供应上给予保障,合理规划户外运动场地及配套设施用地;资金方面,积极拓展渠道,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等;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健全管理运营维护机制,制定详细管理运营方案,加强本地户外运动企业培育,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设。
  1. 5.政策支持强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指导建设地区谋划项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助力基础设施建设、赛事举办等。体育总局完善户外运动标准体系,让建设与运营有章可循。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部门依法依规优化环评、林地草地占用、涉河湖等审批流程,提高建设效率。
  1. 6.总结推广促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部门持续跟踪建设进展,全面总结评估建设成效。对建设地区实行动态管理,激励各地不断提升建设水平。适时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将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建设水平提升。

二、建设方式
  1. 1.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依托各地独特自然资源开展户外运动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探索完善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监管制度,确保户外运动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进。例如在山地开展越野项目时,采用环保材料建设赛道,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1. 2.设施建设与服务升级同步:在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上,打造多样化、差异化场地,如建设冰雪运动场地、航空飞行营地等。同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包括标识标牌让参与者清晰了解路线与场地规则、充电桩满足电动交通工具需求、快速补给站保障能量供应等。提升运动核心区域服务质量,确保参与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加强户外运动目的地与交通网络的衔接,提高通达性。
  1. 3.赛事发展与产业融合互促:举办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赛事,从专业赛事吸引高水平运动员参与,提升目的地知名度,到群众性赛事鼓励全民参与,营造运动氛围。以赛事为契机,推动户外运动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举办山地马拉松赛事,吸引游客前来观赛、旅游,同时宣传本地文化,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
  1. 4.安全治理与保障体系共建:建立健全户外运动安全防控体系,针对高危险性户外运动项目制定严格安全标准,配备安全标识、救援设备和应急设施。加强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短临预警,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援体系,鼓励建立户外运动救援基地,推广先进救援技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参与者安全意识。

三、建设方案编制要求
  1. 1.坚持目标导向:明确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围绕到 2030 年的建设目标,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例如设定在未来一年内完成场地基础建设,三年内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等目标。
  1. 2.因地制宜规划:充分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市场需求,规划特色户外运动项目和发展路径。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户外运动,打造特色品牌。
  1. 3.统筹协调推进:统筹考虑资源开发、设施建设、服务提升、赛事举办、产业融合、安全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实现协同发展。在建设场地时,同步规划配套服务设施与安全保障设施;在举办赛事时,注重与旅游产业结合,吸引更多游客。确保材料真实、完整、准确,如实反映本地建设优势、基础条件、发展规划等内容,为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4.重点任务明确:(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包括场地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 施等;(3)户外运动配套产品和服务;(4)户外运动赛事活动; (5)户外运动产业融合发展;(6)提升户外运动安全水平;(7) 强化管理运营,细化形成具体方案;(8)要素保障,包括完善标 准规范、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开展宣传推广等

四、称号含金量
  1. 1.资金支持多元: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从场地建设到赛事运营等多方面给予资金保障。整合体育彩票公益金、相关公益性基金等,为开展户外运动活动提供经费助力,特别是支持全民参与度高的项目和赛事。地方政府也可能会配套资金支持,减轻建设地区资金压力。
  1. 2.政策优惠倾斜:体育总局完善户外运动标准体系,编制项目建设指南,让建设过程更规范、科学,减少盲目建设。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部门依法依规优化环评、林地草地占用、涉河湖等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加快建设进度。在土地政策上,优先保障户外运动项目合理用地需求。建设地区可借助称号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投资,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
  1. 3.品牌效应凸显:获得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称号,能极大提升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国内外大量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游客。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同时,地区可借助这一平台,与其他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建设水平。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