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13985597713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分支机构
企业文化
主要业务
团队风采
专家智库
在线地图
洞见文旅
文旅前沿
行业动态
考察调研
成果展示
旅游规划
水利风景区
风景园林
康养产业
A级景区创建
国土空间/城乡规划
建筑设计
乡村振兴
室内设计
工资咨询
视频制作
品牌设计
营销推广
景区运营
业务培训
景区运营
战略咨询
制度建设
标准化体系建设
精细化管理
导游词编写
景区主题歌创作
大观书院
学术交流
生态文明新时代
政策标准
相关政策
行业标准
标准制定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分支机构
企业文化
主要业务
团队风采
专家智库
在线地图
洞见文旅
文旅前沿
行业动态
考察调研
成果展示
旅游规划
水利风景区
风景园林
康养产业
A级景区创建
国土空间/城乡规划
建筑设计
乡村振兴
室内设计
工资咨询
视频制作
品牌设计
营销推广
景区运营
业务培训
景区运营
战略咨询
制度建设
标准化体系建设
精细化管理
导游词编写
景区主题歌创作
大观书院
学术交流
生态文明新时代
政策标准
相关政策
行业标准
标准制定
文旅前沿
洞见文旅
文旅前沿
>
行业动态
>
考察调研
>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
首页
>>
洞见文旅
>>
文旅前沿
关于《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解读
2025-04-15
16
返回列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
6部门
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这一举措在户外运动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该《通知》紧扣到 2030 年建设 100 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今天从申报途径、方案编制要求以及称号含金量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申报路径
1.地市谋划是起点
:有积极性的地级市(州、盟)或省直管县人民政府作为建设主体,深入挖掘本地优质特色户外运动资源,像东北的冰雪资源、西南的山地资源、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等。突出本地优势户外运动项目,比如吉林的滑雪、广西的攀岩等。合理确定建设范围,原则上不跨地市级行政区域,以便于统筹管理。同时,精心组织编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方案。
2.省内推荐严把关
:省级人民政府发挥指导作用,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体育行政部门会同多部门开展推荐工作。综合考量各地资源、基础、发展潜力等因素,在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优中选优确定推荐名单,确保推荐的地区具备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实力与潜力。
3.国家复核保质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多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联审各地提交的材料,并进行部门联合评议。从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发展规划的可行性等多维度审查,最终确定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名单,保障入选地区的高质量水平。
4.建设实施重落实
:纳入建设名单的地区,地市级人民政府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明确总体和分年度建设目标,在土地供应上给予保障,合理规划户外运动场地及配套设施用地;资金方面,积极拓展渠道,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等;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健全管理运营维护机制,制定详细管理运营方案,加强本地户外运动企业培育,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设。
5.政策支持强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指导建设地区谋划项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助力基础设施建设、赛事举办等。体育总局完善户外运动标准体系,让建设与运营有章可循。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部门依法依规优化环评、林地草地占用、涉河湖等审批流程,提高建设效率。
6.总结推广促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部门持续跟踪建设进展,全面总结评估建设成效。对建设地区实行动态管理,激励各地不断提升建设水平。适时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将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建设水平提升。
二、建设方式
1.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
:依托各地独特自然资源开展户外运动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探索完善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监管制度,确保户外运动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进。例如在山地开展越野项目时,采用环保材料建设赛道,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2.设施建设与服务升级同步
:在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上,打造多样化、差异化场地,如建设冰雪运动场地、航空飞行营地等。同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包括标识标牌让参与者清晰了解路线与场地规则、充电桩满足电动交通工具需求、快速补给站保障能量供应等。提升运动核心区域服务质量,确保参与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加强户外运动目的地与交通网络的衔接,提高通达性。
3.赛事发展与产业融合互促
:举办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赛事,从专业赛事吸引高水平运动员参与,提升目的地知名度,到群众性赛事鼓励全民参与,营造运动氛围。以赛事为契机,推动户外运动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举办山地马拉松赛事,吸引游客前来观赛、旅游,同时宣传本地文化,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
4.安全治理与保障体系共建
:建立健全户外运动安全防控体系,针对高危险性户外运动项目制定严格安全标准,配备安全标识、救援设备和应急设施。加强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短临预警,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援体系,鼓励建立户外运动救援基地,推广先进救援技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参与者安全意识。
三、建设方案编制要求
1.坚持目标导向
:明确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围绕到 2030 年的建设目标,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例如设定在未来一年内完成场地基础建设,三年内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等目标。
2.因地制宜规划
:充分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市场需求,规划特色户外运动项目和发展路径。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户外运动,打造特色品牌。
3.统筹协调推进
:统筹考虑资源开发、设施建设、服务提升、赛事举办、产业融合、安全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实现协同发展。在建设场地时,同步规划配套服务设施与安全保障设施;在举办赛事时,注重与旅游产业结合,吸引更多游客。确保材料真实、完整、准确,如实反映本地建设优势、基础条件、发展规划等内容,为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重点任务明确:
(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包括场地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 施等;(3)户外运动配套产品和服务;(4)户外运动赛事活动; (5)户外运动产业融合发展;(6)提升户外运动安全水平;(7) 强化管理运营,细化形成具体方案;(8)要素保障,包括完善标 准规范、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开展宣传推广等
四、称号含金量
1.资金支持多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从场地建设到赛事运营等多方面给予资金保障。整合体育彩票公益金、相关公益性基金等,为开展户外运动活动提供经费助力,特别是支持全民参与度高的项目和赛事。地方政府也可能会配套资金支持,减轻建设地区资金压力。
2.政策优惠倾斜
:体育总局完善户外运动标准体系,编制项目建设指南,让建设过程更规范、科学,减少盲目建设。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部门依法依规优化环评、林地草地占用、涉河湖等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加快建设进度。在土地政策上,优先保障户外运动项目合理用地需求。建设地区可借助称号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投资,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
3.品牌效应凸显
:获得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称号,能极大提升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国内外大量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游客。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同时,地区可借助这一平台,与其他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建设水平。
上一篇:
《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的新契机
下一篇:
海南出台 35 条措施提振和扩大消费,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关于我们
洞见文旅
成果展示
景区运营
大观书院
政策标准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